历史意识中,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须创建的既有国家。中国历史的这一悖论同样体现在古代圣贤孔子身上。
中国的战略一般有3个特点:精心分析长远趋势,仔细研究战术选择,冷静探讨行动决定。
他说『我们不要怕原子弹和导弹。无论爆发什么样的战争——常规战还是热核战——我们都会胜利。如果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战争,我们也许会损失3亿人,那又怎么样呢?战争嘛。过几年我们会努力生出更多的孩子来。』
毛泽东是从奥林匹亚山巅俯视谈话对象,好像面对正在考试的研究生,考察他们的哲学见解恰当与否。周恩来谈话轻松、优雅,充满儒家圣人般的智慧。邓小平会打断讨论,直奔主题,视离题寒暄为浪费时间。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在世界上称霸,世界人民就应当揭露、反对并打倒它。这一点国际社会可以监督我们。
看电子书的好处之一就是没有厚薄的概念。不像实体书,拿在手里厚厚的还没开始看就望而生畏。像汤恩比的《历史研究》自买来后就一直躺在我的书柜里,每次想看,过去看看它的厚度就有点下不去手。
哲学博士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就是一个大块头,不过由于没有什么压力,每天看一章,不知不觉也就翻到了后记。拿在手里没有什么重量就很容易让人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又少了一个分心的理由。
这本书非常棒,它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视角客观的分析了中国历史脉络,特别是近现代的历史和人物。还有不少的史实资料和人物对话作为补充,作者学者的身份保证了其严谨和逻辑。
但是,我并不推荐普通的历史爱好者,或者初学者来阅读这本书。
我怕它把你带偏。
一般来说我们读中国历史都有个先后顺序。从最早的启蒙故事开始(徐文长、关公),慢慢的接触语文课本里的历史小故事或是电视里的历史题材剧作,好奇心促使我们去探究这些故事背后的真相和背景。就像《七侠五义》和《包青天》让我去阅读了宋史,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朱允炆的疑案让我了解了明史,《三国演义》和《三国志9》让我去阅读了三国史,而《还珠格格》和《韦小宝》让我去看了清史。
而这些断代史了解的多了之后,就有种去探究这些历史片段之间发生了什么的冲动。于是就开始看一些通史,甚至是国学大师们的历史研究,例如自成一派的钱穆、吕思勉、易中天等。当然,大师作品的可读性是一个问题,但是读得多了,慢慢的也会领悟进去,甚至开始了解他们独特的历史观。例如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脉络可循,就像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时间越久远,人们就普遍倾向于将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时代背景,而不再是一些小概率的偶然事件。
这之后很多人就不再满足于阅读别人加工过的历史和历史观了。然而原著是个大坑,《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还有各种野史、笔记、诗词、经文、语录,经史子集琳琅满目。有许多自诩为历史爱好者的人,终其一生都不一定有勇气翻开这些大部头。
差不多在这个阶段,许多人也会开始看些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研究了。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剑桥中国史》系列,不过这套书不好读。语言习惯不同是个问题,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这套书老是纠结一些在我们传统历史学家看来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如元朝货币的购买力、秦朝军队的具体人数、明朝一亩地的产量等等,而不是帝王将军们的战争和国家的兴亡。换言之,不精彩。但人家外国学者就讲究这个,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是由这些细枝末节组成的,而不是王朝的兴衰和帝王将相的战争。这算得上是一种历史观的碰撞和大更新了。
至于我刚看完的这本《论中国》,作者基辛格博士以一个敌对国主管对华外交的政客身份,分析了我国近代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历史原因,以及美国的对华政策的改变。
这些原因里有领导人的性格因素、国际背景因素、中国历史惯性的因素、我国领导层对未来的发展预判的因素,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就成了独特的近代史。那么与其说这是一本历史书,还不如说是一本政治解密文档。
是一本理解我国历史的补充读物。
所以说其实它的标题《论中国》,也挺标题党的,没到那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