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Tags
读后感📖
方法论📃
心理学💡
Published
Published March 11, 2014
“长时间的学习,幼年开始就接触各类材料,模仿并且合作创作,这样的学徒制度不知不觉中使那些可能在各方面都平平无奇的男孩变成了艺术技巧高超的男人,”布鲁斯·科尔(Bruce Cole)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之路》(The Renaissance Artist at Work)一书中写道。
每个信号都与身份和群体有关。每个信号都相当于一盏闪烁的灯,指引人们前进:那些人在做超级有意义的事情。总之,每个信号都是对未来的归属感。
伟大的教练就像美国航天局的工程师,呕心沥血地培育人才,当火箭起飞时,自己却被留在原地仰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一个类似于“六度人脉分割理论”,广为流传却充满误解的心理学假设。说它广为流传是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它的大名,但其中许多人却并不清楚理论所包含的真正内容,而是仅仅从字面去理解——当一个人连续做一件事情10000个小时,就会变成天才。——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在管理学就有同样的讨论:领袖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那么这个所谓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其实这个理论大部分的内容是对“学习”的理解,也即是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学习,怎样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并且以这个问题为立足点,分析了练习的重要性和正确性,最后得出结论发现大多数拥有杰出成就的人,不但练习和学习方式接近,累积的训练时间也差不多,都是10000小时以上。
正确的学习方式是立足于“错误”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不但需要用脑子记住,还需要让肌肉记住、神经记住,直到可以完美重复不会犯错误为止。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重复会犯错误的部分,然后思考、修正、熟练。这个部分一定会让人感到不适应、不舒服、很别扭,但是在这个状态下,才算是处在“学习区”,是在努力冲击那些我们能力之外的区域。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回到我们本来就已经很熟练的部分,就会脱离“学习区”,即使大量重复已经掌握的内容也不会有明显提高。
与“学习区(stretch zone)”相对应的是“舒适区(comfort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的事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你可能会觉得有 压力,无所适从。不仅仅是学习上,在人际交往领域其实也有所谓的“舒适区”。大学生刚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时候,一下子接触了大量形形色色不同类型的人,无所适从之后就很容易人为的把自己关在心灵的舒适区。健身和运动时也是一样,老是做同一个动作和同样的重量,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型没有任何变化,为了突破这所谓的平台期,我们就会采用大量不熟悉的新动作让自己的身体重新开始适应,或者说学习。
notion image
这个图是一个学习曲线图,可以看到,在我们练习次数增加之后,每次完成需要的精力就会变少,到最后甚至可以向本能一样的轻松,这时再重复显然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还有一个误区是关于练习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但却需要持之以恒。该理论发现者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多数世界级专家——包括钢琴家、国际象棋选手、小说家、以及运动员,无论他们追求何项技能,每天练习3至5小时。不会更多,当然也不会更少,因为练习需要专心。而注意力其实是一种有限的消耗品,需要靠睡眠来补充。世界级的专家追求的是效率,而不会像有些公司员工那样使用些“看起来在努力工作”的伎俩。所以说对自己诚实,也算是让自己进步的先决条件吧。
最后一点启发是关于动机的。在一个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学试验中发现,两组学生每天花同样的时间学习同一件事情,效率却大不相同。因为他们发现:给出长期承诺的那组孩子表现得比给出短期承诺的孩子好4倍。这也就是说,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方向,看是否能够闭上眼睛想象到5年后、甚至10年后的我是怎样得一个自己。目光长远就不会被临时的困难挡住去路,明白自己要什么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每天离目标接近了多少。
现在的社会充满竞争,能力不足的人就无法守护自己的梦想,甚至争取不到心中的自由。不论做的是哪行哪业终身有效的学习才能跟上这个世界前进的脚步。不要去相信什么奇迹和顿悟,踏踏实实的前进才是成为天才的方式,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况且,我个人觉得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是一种十分幸福的感觉。
还有许多我没有讲到的内容,例如对最好老师特点的分析(能够及时给予正确的反馈等)、精深训练(deliberate practice)以及一些具体的事例。推荐这本书给感兴趣的朋友,内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