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度人脉理论?

什么是六度人脉理论?

Tags
社会学👫
Published
Published September 3, 2021
以下为知乎相关作答的整理:
我正好研究过这个理论,其实很多人对它的理解都是错的,甚至在一些堂而皇之打着“六度人脉”出版的一些书里面。
我们首先来看这个理论本身的结论。
六度分隔理论:你想要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产生联系,实际上最多只需要经过6个人。
理论最早由来是一个来自哈佛的心理学教授在上个世纪60年代所做的一系列实验,当时被叫做“小世界实验”。
所谓的“小世界实验”确切的说是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在实验中,他将一些信件交给自愿的参加者,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熟人将信传到信封上指明的收信人手里,实验结束了之后他发现,在294封信件中有64封最终送到了目标人物手中。而在成功传递的信件中,平均只需要5.5次转发,就能够到达目标人物手中。
试验结论被广泛引用,几乎在所有谈人脉的书里就必然会出现。但是我觉得这个实验是有缺陷的:
  1. 首先,它样本量太小了,加上所有的,总共被用于实验的信只有不足300封,所以说它得出的结论可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却不能够直接的被拿来推而广之变成全球皆如此的真理。由于样本的偏差,我们如何知道这不是一种“存活者偏差”呢?
  1. 然后是它的时代局限性,请注意实验的年份:1967年。二十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才开始普及,90年代蜂窝数据电话才被逐渐投入使用。所以在那个年代,信息流通非常不流畅,即使是熟人之间假如相聚比较远,也需要通过写信与电报等的方式保持联络,何况是找一个莫不相干的人呢?但是到今天,实验的大环境已经完全改变了。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要找到一个人其实一点都不难。
  1. 每一度的关系定义。到底转交的对象是谁,与自己是什么关系?64封成功的信件之外失败的230封理由是什么?假如有人非常聪明的将信封给了邮局的工作人员,那算是几度的人脉?
  1. 实验的假设有问题,通常来讲,一些伟大的科学实验是会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的。物理上许多著名的实验就是如此,大大颠覆了当时基于宗教的一些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而「小世界实验」对当时人们的假设是:之所以我们的人际交往有着局限性,是因为我们认定了不可能与某些人有交集。也就是说,是人们自己限制住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而与外部环境无关。
  • 由于时代局限性,当时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人确实不容易。
  • 主观性的假设很难去判断或者证明当时主流社会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实验的设计有些一厢情愿。
当然这些缺陷历史上也有其他人注意到了,例如第1和2条局限,就有社会学家的后续试验将它解决了。
后续实验:1. 在2001年,有一个科学家邓肯·沃茨(Duncan Watts)就做过一些后续的验证实验。他从13个国家招募了18个目标人。从爱沙尼亚的档案检察员,到澳大利亚的警察,再到纽约的教授,他选择了尽可能多元化的目标。而后他在全美招募了6万人向这18个目标发送电子邮件,结果发现这些邮件一般都通过5-7个人送达了目标。实验选取的人物职业多元化是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得到数据的代表性。2. 同样的,在2008年,微软根据MSN的用户分析也统计出类似的数据,一个人通向另一个陌生人的链接是6.6个人。3. 再加上评论中@叶风 提到的:今天社交网络巨头 Facebook和米兰大学共同宣布了他们关于六度分离理论的新研究成果:他们已经确定世界上任何两个独立的人之间平均所间隔的人数为4.74。Facebook 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月内访问 Facebook 的7.21亿活跃用户,超过世界人口的10%。Facebook:六度分离理论或将改写
在这些后续试验中,时代的局限被解决了,样本数量的问题也解决了。得出的结论还是同样的结论:
  • 六度分隔理论:你想要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产生联系,实际上最多只需要经过6个人。
但现代的实验其实有着巨大的不同,那就是人的主观意志。1967年的实验,米尔格拉姆教授要求“实验者通过自己的熟人将信传到信封上指明的收信人手里”,实验者有人可能交友广泛,能够直达目标人物,有的可能根本没有认真对待,只是随意给了周围的朋友(或许这能够解释失败的230封信件的去向)。然而,现代社会MSN和Facebook的实验却是不需要实验者主动行为的,而只是测了一下数据,看用户好友们的集合是否有交集。这两者的区别之大,变量控制之不严谨,让设计过社会学实验的我简直无语。
结论
虽然转了一大圈,还是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但是我相信能够坚持看到这里的童鞋一定对这个理论的由来、论证和结论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单看这一个结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严谨的结论,甚至难以证伪!
稍微对现代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要找人的话在linked-In、Facebook、Twitter、微博或者公司的主页上面我能够找到任何人,甚至是美国总统先生。根本不需要通过别人绕来绕去,完全可以直至目标人物!
所以,最早的六度分隔实验演变到如今,就像最后一个MSN、Facebook结论已经变成了:
当用户总量(10亿)一定时,每个单独个体自由发展的好友数量超过阈值(200人),随机抽取两个用户,他们之间通过有共同好友交集来让彼此产生关联需要平均4.74人。
这已经完全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了!
其中的变量有:
  1. 用户总量;
  1. 目标人物好友的数量;
  1. 平均个体的好友数目
换句话说,此结论完全可以推出:
Facebook中好友数量为500以上的用户总数为3亿,在他们之间,通过有共同好友交集来让彼此产生关联需要平均2.3(随意填写,远小于4.74)人。
这就类似于一部电影叫做《让爱传出去》,里面主人公的社会学实验,每个人帮助三个陌生人,这三个人帮助9个陌生人,总有一天一定会覆盖全人类。因为这是一个“米粒问题”,是一种指数级的增长,是一个“荷塘效应”。
而要说“六度分隔理论的意义在于启发和构建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这也很扯。根据上述统计学的分析可知。一个社交网络,只要覆盖的总人数足够多,然后让每个用户再拥有更多的好友,那这个网络内的所有人一定会在突破了某个阈值之后彼此互联。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找到了那个人又如何呢?
这就涉及到了人和人之间的一个交往基础——当我们能够轻易的缩短物理距离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能够同步的缩短心理距离。这两个距离显然是不同步的,不然岂不是在同一间饭店吃一次晚饭就能与当晚所有在饭店里的人成为朋友了吗?
这就是“六度人脉理论”,一个名气远大于实质的理论。然而友谊的获得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和真诚的付出,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想要认识很厉害的人,必须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还需要对的环境。越努力越幸运。不过这就涉及到人际交往的方向了,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可以参阅一下我其他相关的答案。